哈哈哈,這個標題不是要介紹大家如何被包養,而是我看了理財經典書

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

其實,小時候我就看到我爸的書架上,有富爸爸一系列的書,但我從來都不想翻開這本書。但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真的覺得如果我以後有小孩,我一定會讓他們看這本書,帶他們玩「現金流遊戲」。

所以,我真的非常推薦大家來看這本書,這也是作者想要教給大眾的「財務智商」。

這本書有許多理財知識,我把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跟大家分享:

 


 

1. 為學習而工作,不是為錢而工作

書中說到,一般人都是因為「恐懼」所以不得不去工作,常常覺得自己付出這麼多,但薪水總是很少。就像作者當初為富爸爸工作,覺得自己打工的薪水太少了,想跟富爸爸爭取更多的薪資,但富爸爸不但不給,還說他就跟他的員工一樣,拼命的工作想要更多的薪水,不滿意就換工作,但只是害怕自己有一天沒有了工作,會無法活下去。

我們是為了學習而工作,而不是為了錢工作,重點是「要讓錢來幫你工作」。

這讓我想到,我每天忍受著許多的不愉快,為了就是賺錢,然後擺平我的生活開銷。我知道我的目標是「財富自由」,但我如果一直待在這個地方,我想我一輩子都達不到目標吧!

工作能讓我學到的不多,也許能讓我更認識這個社會,但我卻越來越不快樂,越來越有可能成為我所不想要成為的人,過著我所不喜歡的生活。

 


 

2. 首先支付自己

六罐子理財法中,也很強調首先支付自己的概念。在分配帳戶時,首先將錢放在「財富自由帳戶」與「學習成長帳戶」。

作者表示,他會將所得優先支付給自己,可能是買資產,或投資自己去上「可以幫自己賺錢的課程」,最後才是去繳稅、償還負債。

因為你先支付了投資,但生活開銷、負債等卻追著你跑,讓你更有動力與壓力,要去增加自己的收入。

我自己也是按照六罐子法的分配順序在執行,雖然買了很多書,但我好像也沒有什麼朋友可以分享理財的資訊,覺得有點可惜,感覺應該找機會認識更多有這方面興趣的人。

我發現我的同事們,好像都不太談理財,比較多時候是抱怨工作,或是談著要去哪邊旅行,甚至還覺得自己在這邊領的薪水很不錯了!

 


 

3. 搞清楚什麼是資產、什麼是負債

常有長輩說,有錢就要買房子。這本書的作者,主要的投資也是房地產。

作者談到富爸爸與窮爸爸對於「房屋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定位是不一樣的。窮爸爸認為買房子自己住,對於自己與家人來說是「資產」;但對富爸爸來說,買房子自己住是負債,因為你的錢是支出出去的。

就像有些人哪到薪水之後,會想要買車子,但車子這種東西,一落地就開始折舊。許多名牌包、名牌手錶也是,都不一定會增值。

所以我們要認清,買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說,是「資產」還是「負債」,這個概念很簡單:資產就是讓你有錢進來的東西;負債就是讓你必須付出金錢的東西。

說到房子,如果你今天買了一間自己住的房子,你每個月都得付貸款,得付個20幾年才能真的買到這個房子。

相反的,如果你今天買這個房子是用來出租,出了租金可以支付你的貸款外,未來房子增值有可以增加自己的現金流。

同樣的東西,可以成為「資產」也可以是「負債」。

 


 

對這本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,我想我應該回去跟我爸好好聊聊,看他是富爸爸還是窮爸爸了!

arrow
arrow

    豔世喵喵的理財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